同传动态

情境建构与口译教学的关联

作者:同声传译    浏览次数:2156    发布时间:2012/6/4 15:19:00

在“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”理念下,传统的注重分数、一次考试定终身的教学评估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课堂教学效果,也不能对教学设计提供任何的借鉴和指导。因此,必须探索一种新的、与“基于情境建构的口译教学模式”相辅相成的教学评估模式。要从交际功能角度出发对学习绩效进行多元评估,培养学习者的批判能力、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。评估要与行业标准和规范相统一(www.transcc.com)。新的评估模式呈现出“动态”的特点,体现出不同阶段的教学重点,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,然后通过书面反馈、个人谈话等方式给学生指出问题,提出改进提高的建议和意见,适当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修改。动态、注重过程、教和学的主题共同参与的评估模式便是形成性评估。

  1.形成性评估(formative assessment)

  形成性评估是行为表现评估(performance assessment)的一种,早在1967年,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家斯克里芬(M. Scriven)在论及课程改革时第一次提出形成性评估的概念,之后美国教育家布卢姆(B. S. Bloom)将形成性评估运用于教育评估实践中。其评估对象多为与各种技能相关的教学内容,教师以学生实际表现出的技能水平和所得成果作为评估依据,然后做出判断(罗少茜,2003)。

  形成性评估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;注重动态的进步而非静态的排名;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不是分数,而是提高能力,这与培养职业化、符合市场要求的译员这一口译培训目标不谋而合。它通过确定教学及学习计划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,为参与者及时提供反馈信息;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和分析收集到的大量的学生日常学习信息,了解学生的知识、能力、兴趣和需求,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;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,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。

Copyright © 2007-2025 版权所有  皖ICP备13006163号-39  同声传译设备租赁行业协会 同传设备销售 同声传译服务热线:4009942400